本文内容整理自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2022年12月7日路演。相关内容仅为个人爱好,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速记难免主观、疏漏,原作更佳。
图1:俄罗斯石油的出口量,和其他国家的出口量相加对比,仍然要更大一些。俄乌冲突较难缓和,能源和粮食供给修复仍存在限制。


图2:欧元区由于能源和粮食导致的外生性通胀“高烧难退”,预计明年欧洲总体通胀5%左右,核心通胀3%左右,仍在欧央行2%的目标之上。


图3:能源格局重塑产业链,欧盟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量出现下降,美国、中国大陆、香港FDI流入量逆势增长。


图4:从美国通胀表现看,通胀拐点已现。预计明年美国总体CPI、核心CPI逐步下降。但与欧洲不同,核心CPI仍会高于总体CPI。由此也可以说明美国的通胀是内生性通胀。


图5:美国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仍没有回到疫情之前,原因包括移民人口下降、退休人口增加等,意味着很多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供给的原因。


图6:美国房价和新屋销售处于快速回落区间,房地产正在步入深度衰退的风险。


图7:美联储加息预计暂停在3月份,加息的终点5%左右。


图8:中国房地产这两年经历了比较大的波动,但主要大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的房价收入比,仍在全球较高水平。从房地产在GDP中占比看,中国要远高于日本和美国。


图9:从长期来看,经济的去地产化、地产行业的逐步收紧和下行,仍然没有结束。


图10:2022年居民新增贷款低于往年,居民新增存款高于网点,代表居民资产负债表收缩。M2、社融增速近年来首次出现倒挂。


图11: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和疫情防控政策的边际变化,有望推动明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加上二季度有个低基数的效应,预计明年GDP先上后下,全年有望达到5%左右。


图12:地产在一系列刺激政策小,销售有望回升,但从销售回升到拿地开工传导会进一步拉长。明年仍要依靠基建投资对冲地产的下行压力,且从投向看,更偏向于新型基建。


图13:制造业增速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过去15年,传统的制造业增速是在下行的,而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是相对稳定的。


图14:新型制造业正在开启新的一轮朱格拉周期。


图15:随着大地产的落幕,新兴制造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周期的引领者。可以看到,制造业投资增速在疫情之后是最先复苏,而且最先超过历史平均水平,超过疫情前的增速。


图16:预计明年消费较今年显著回升,回到6%的水平。


图17:预计明年我国出口同比增速-2%,进口同比增速2%。欧美外需低迷会拖累我国出口表现,但RECP带来一定贸易创造效应。


图18:典型的猪周期涨价阶段持续1.5年,预计猪价高点或在2023年中至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领先PPI同比约9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2022年5月触底,预计PPI2023年2月前后或将迎来拐点。总体预计明年CPI上半年高位运行,存在破3至破4的风险,下半年逐步回落,全年CPI同比2.5%左右;PPI一季度触底,下半年逐渐回升,但回升幅度有限,全年PPI同比或仍为负值。


图19:财政政策看,不应该拘泥于宏观杠杆率,我国三部门杠杆率看,政府部门杠杆率是最低的,且距离发达国家政府杠杆率有一定的差距。预计明年财政空间应该更大、更积极。预计赤字率3%以上,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4万亿以上。


图20:今年年中市场利率和政策利率出现了偏离。明年会偏离会进步收敛。“常规降准”仍有必要,预计明年7月、12月两次降准。降息政策上目前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降低政策利率,二是改革降成本,通过压缩银行负债成倍,压缩LPR和MLF利差等。预计明年会更多专项改革降成本。预计明年年初有一次改革降成本的,单独下调LPR,下半年有可能是会开启下调政策利率的窗口。


图21: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做加法,也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主要发力方向。截至2022年9月结构性工具余额达到5.5万亿,贷款利率2%左右。此类结构性工具的效果更好,而且利率会更低。


图22:明年社融预计会经历先上后下的过程,全年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超过22万亿,发行节奏更加集中在上半年。


图23:从股债性价比看,明年的权益性价比优于债券。但经济复苏和宽信用过程难以一帆风顺,股票市场的波动和分化可能增大,宏观数据的确认成为股票市场的核心要点。配置的主线,仍然要关注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


图24:长期来看,不管是短端的货币市场利率,还是长期的国债利率,仍然会维持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2022年市场利率总体低于政策利率。2023年随着经济转向常态,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的回归不可避免。


图25:受整个理财市场和银行负债的变化,信用债市场调整还在继续。城投债的包袱,明年要小于今年,对城投债违约风险不必过度悲观。


图26:商品方面,黑色类商品震荡偏多,有色金属的拐点会在美联储结束加息的时点附近,原油看空。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是反向关系,美国实际利率有望回落,贵金属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图27:从美元大周期和美债的关系看,美元可能还会维持一段时间相对高的水平。人民币会在新的位置,就是7的这个位置上下震荡。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的阶段性压力会得到缓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