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片)
北京新闻(记者张建林)1月19日,据成都大熊猫育种研究基地官方消息,位于成都大熊猫育种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博物馆迎来了“新朋友”——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仿生大熊猫机器人是世界上第一个。
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成都大熊猫养殖研究基地官方账号
成都大熊猫育种研究基地表示,为了提高大熊猫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增强游客体验,传播大熊猫文化,熊猫基地委托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开发制造了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大熊猫机器人在交互机器人形式、非封闭场景中的人机交互范式和智能身体的底层行为逻辑范式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开发团队首次采用“动物” 人 机器人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动物外观与人类互动的结合。它还提出了在目标场景中寻找“弱主导策略”,即无论互动者输入什么行为,“小川”都能找到更好的反应策略。即实现大熊猫机器人“小川”与游客之间的顺利对话和交流,回答大熊猫相关的科普知识。
传统交互机器人缺乏设计和实现仿非意识行为,缺乏生动性。然而,研发团队将注意力和跟随、眼睑联动和面部微表情等模仿意识行为纳入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形成模仿意识行为和模仿意识行为并重的行为范式。在大熊猫机器人“小川”与游客的对话和交流中,机器人可以做出快乐、认同、愤怒、拥抱、移动耳朵、眨眼等丰富的表达动作。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博物馆充满了沉浸式和互动元素,仿生大熊猫“小川”的“诞生”为博物馆增添了有趣的体验,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与大熊猫科普文化的深度融合。
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杨许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