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布了党在新征程上举旗、走路、精神状态和目标的宏观前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规划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思想交流”栏目联合推出了一系列“阅读20大”理论短片,邀请权威专家系统解读和深入分析这一纲领性文献。第十三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今天播出。
主讲嘉宾
:严安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副院长、研究员)
主持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促进祖国统一。如何看待“一国两制”的意义?
严安林
: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举措,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香港回归25年和澳门回归23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实际需要和有效性,我们必须坚持很长一段时间。
主持人
:在对台政策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展示了新时期促进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的“总体战略”。重点是什么?
严安林
:我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一”是以国家统一为中心的中心。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坚定不移的历史任务,是所有中国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在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战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坚定不移地推进祖国的统一。
“二”是提出两项工作任务。一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二是反对“台独”和外部干涉。面对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的重大斗争,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主持人
:具体来说,我们在台湾工作中取得了哪些经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严安林
:这主要体现在“三”和“四”上。“三”是三种有机结合。一是坚持中国原则与“九二共识”的有机结合。中国原则是党在台湾问题上最坚定不移的核心政策立场。“九二共识”反映了中国原则,是我们与台湾当局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它已成为两岸会议与公共权力部门沟通的共同政治基础。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而且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而且定义了两岸关系的性质。
二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融合发展”的有机结合。报告提出“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一体化发展”,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是造福两岸同胞的重要途径。
三是反“台独”与反干扰的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为,坚决反对外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四”就是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一是“和平方式”与“非和平方式”的关系。坚持“和平统一”基调,重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途径,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坚持以最大的诚意和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该报告特别指出,“保留所有必要措施的选项”是针对外部力量干预和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而不是针对大多数台湾同胞。
二是反对“台独”与促进统一的关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反独”和“促统”一直是台湾的两大任务,即“反独”和“促统”。在不断推进统一的过程中,要坚持“反独”,双手都要抓,双手都要硬。
三是“关爱台胞”,发挥台胞作用与打击台独势力的关系。由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一个血浓于水的家庭,我们始终尊重、关心和造福台湾同胞,致力于促进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完善制度和政策,改善台湾同胞的福祉,促进两岸共同弘扬中国文化,促进两岸同胞的精神契合。同时,坚决打击“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四是“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同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文章评论